谢霆锋45岁生日那天,现场很热闹,父亲谢贤、母亲狄波拉都在身边,气氛很温馨。但全场最敏感的空位,就在王菲缺席的那个角落。
缺席的,不只是生日宴。更早之前,谢霆锋连儿子的成人礼也没去,却在演唱会当着无数观众唱《玉蝴蝶》,被解读成高调示爱王菲的举动。言情味很足,可转回家庭场合,她一次都没出现。
舆论很快又把“锋菲恋”和“锋芝恋”拉出来反复比较
。这种讨论已经持续二十多年,每一次都能翻出旧账。只要三个人之中出现一个动作,公众就开始梳理三条感情线的关系网。
有人说,这种局面并不奇怪。因为谢霆锋的感情结构,从来都是两条平行轨道外加一个绕不开的核心,家庭。和王菲是心灵上的共鸣,与张柏芝是世俗里的烟火,家庭责任则是第三极,稳得很。
这三条线有一处特别明显的分界。王菲在他的演唱会上,会被安排到视线最好,但最封闭的包厢,外人看不到她的反应。狄波拉和两个孙子,则坐在人声鼎沸的外场。一个在内,一个在外,这种空间安排,正好映射了各自的位置,前者是私人心事,后者是家族事务。
展开剩余74%王菲的缺席,并不代表冷淡。就在谢霆锋生日当天,她突然公布了新的广告代言。这几年她几乎处于不求曝光的状态,这个时机的动作显得格外惹人猜测。她从未试图融入谢家的“族谱”,也不主动参与他们的家庭活动。
这恰恰是王菲维系这段感情的方式
。她提供的是精神层面的契合,避开所有会消耗感情的家庭琐事,不求名分,不参与谢家的日常。这样一来,浪漫和仰望才有可能长久存在。
和她相比,张柏芝的故事就热烈得多,也现实得多。那时她清纯出道,被叫“小林青霞”,遇到谢霆锋后,完全不掩饰自己的热情。谢霆锋年轻、桀骜,被这种直接的热烈牢牢吸引。他们的感情像是两团火碰撞,炽烈到容易灼伤。她会因为情绪失控在电话里痛哭,他也能当着公众的面对伴侣闹脾气。
导演王晶评价得透彻,两人性格太像,都是为爱不顾一切的类型。这种相似让火烧得旺,但也烧得快。激情退去后,他们的关系转化成了另一种形态,孩子的父母。
谢霆锋现在对两个儿子的关注明显多了。那可能是补偿,也可能是父亲角色的自然回归。他在公开场合赞过张柏芝,说她总会在孩子面前替他说好话。这种成熟的认可,说明爱情的火已经熄了,但合作抚养孩子这一角色是固定下来的。
王菲和谢霆锋的渊源,更像一个长长的情感故事。14岁时,他就是她的超级粉丝,甚至有传闻说让她在裤子上签名。24岁的王菲身上,那种不被世俗束缚的洒脱,正好戳中了他的内心。他在她面前的表情经常带着孩子气,会露出舞台上看不见的羞涩笑容。
这两种爱,满足了他不同的人生需求
。一个给了炽烈的荷尔蒙和家庭的烟火,一个给了精神上的慰藉和仰望。而家庭责任,不管在任何一段感情里,都是不会让位的。
生日宴上,陪在他身边的是父母。这不仅是亲情,也是宣告,原生家庭的位置扎得很深。作为“星二代”,父母是他身份的一部分,从来割不断。
这种家庭根系,也让很多安排顺理成章。为什么狄波拉能和孙子们一起看演唱会,而王菲在单独的包厢?因为那是家事,不是心事。家事要和血亲共享,心事只留给自己看重的人。
有人问,张柏芝是不是输了。爱情上,她确实被定格在了“两个孩子的母亲”这个角色上。但这又是一个无法替代的位置,她用血缘让自己永久留在了谢霆锋的人生里。只是,这个位置不再承载浪漫。
公众总是喜欢问“谁赢了”
。可在谢霆锋这条人生轨道上,爱情早就不是单选题。他像走钢丝的人,一边是公众前的自我,一边是灵魂伴侣的安慰,另一边是绕不开的家庭责任。平衡是他的选择,也可能是他的宿命。
王菲的胜,不在名分,而在于她不参与谢家生活,反而让感情保留着纯粹和距离。张柏芝的胜,不在爱情,而在于她用孩子把自己绑进了谢家的核心。三者之间没有终点线,只有缓慢而持续的拉扯。
谢霆锋的故事还在继续,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。生活的真相,大概就是这种并行不悖的多条感情线,既不彻底交汇,也不真正分开。
发布于:天津市牛弘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